新聞詳情
蘇稞米業創始人楊杏頭-舞活糧市“龍頭”的人26
發表時間:2020-07-21 19:34作者:南京經紀人協會溧水辦事處 2008年的10月,對于溧水縣沙塘庵糧食實業總公司(現南京沙塘庵糧油實業有限公司)來說,是個雙喜臨門豐收的季節,繼評為江蘇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之后,榮獲“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”桂冠。說到這雙份榮譽,知情人會說,糧食經紀人、杏頭糧食加工廠廠長楊杏頭,這個舞活糧市“龍頭”的人有一份大功勞。 時間回溯到29年前,初中畢業才20歲的楊杏頭,盡管父親是村里的老支書,又是鎮當時工業公司的總經理,條件非常優越,可是楊杏頭沒有吃父親的“老本”,他更沒有趕同齡人打工的熱潮,而是拿起一個個蛇皮袋,請來拖拉機手,進村入戶搞起了糧食收購。幾年下來,從收糧、販糧,楊杏頭成了糧食加工、銷售的“行家”。第三年,楊杏頭成立了沙塘庵“杏頭糧食加工廠”,第四年投資150多萬元,重新建起了占地20多畝的標準化糧食加工廠。跟著,楊杏頭又投資110多萬元,更新糧食加工生產設備,一舉讓杏頭糧食加工廠成為沙塘庵糧食市場37家糧食加工規模企業之一。如今,楊杏頭創建的糧食加工廠,年產能達10萬多噸道稻谷,日加工能力達300多噸稻米,年銷售量達30000噸成品大米。 沉著、冷靜、少言實干的楊杏頭,有著“要干就要爭先”,的雄心壯志。 首先要爭做糧市品牌企業。糧食流通市場的競爭,實際是質量加品牌的較量。創業初期,楊杏頭認準“小商標”能夠搶占“大市場”的前景,先后注冊申報了“蘇稞”牌大米商標等。當同行加工的大米四處打游擊時,他加工的“蘇稞”牌大米,挺進了城市大超市,賣到了好價錢,同時,楊杏頭主動配合孔鎮工商分局,為沙塘庵糧食實業總公司申報統一商標做了大量的工作,使公司注冊的“湫湖”牌大米商標,成為南京市著名商標(現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)。 第二是要爭做糧食經紀人大戶。幫助同行賣大米。多年來,由于楊杏頭加工的大米有品牌,質量好、講誠信、外地求購大米“訂單”如同雪片飛來。為此,楊杏頭每年都要安排大米“訂單”給市場的同行企業加工,他跟蹤質量把關,發往客戶手中。楊杏頭加工的糯米,成了超市俏銷食品,而有的加工企業糯米積壓,楊杏頭主動上門為他們在加工技術上排憂解難,為同行代銷糯米。在楊杏頭的帶動影響下,沙塘庵糧食實業總公司,2008年年加工銷售大米40萬噸,銷售額突破9億元。為了讓農民賣糧有個好價錢,近年來,楊杏頭在企業所在沙塘庵、沈家山兩個村,與村委聯手開發了“千畝優質水稻基地”建設,對農戶生產的稻谷“訂單式”收購,既確保了農民賣糧不困難,又讓糧農賣到了好價錢。心系種糧農民,大前年,水稻收脫登場季節,連續不斷的陰雨天氣,使搶先收脫稻谷的農戶的稻谷露天堆放已經開始發熱,眼看到手的糧食遭受損失。農民著急,楊杏頭更是看在眼里,急在心頭,連續幾個白天黑夜和外地大型糧食加工廠聯系烘干機,及時將附近農民的300噸水份超標的稻谷開秤收購進行烘干,而楊杏頭因烘干電費及運輸費增加了10多萬元支出。 三是要爭當回報社會的領頭人。飲水思源,富而思進。創業致富后的楊杏頭,不忘回報社會。樂為農民增收多作貢獻。如今,在楊杏頭加工企業的固定職工30余人,人均年工資收入近3萬元;為楊杏頭企業承包收糧,運糧的農民高峰時達150余人,人均年收入3萬元。楊杏頭還心系困難群體。2008年新學期開學后,楊杏頭得知和風中心校“春蕾班”的30名學生,大多出身單親家庭,有的是孤兒,盡管國家和當地政府減免了學雜費,而日常生活費面臨困難,于是他捐款5000元給學校食堂,解決了“春蕾班”學生的伙食費,并與3名孤兒學生結對,在生活上資助他們上學。村里鋪建水泥路、敬老院送溫暖、豐富農民戲劇文化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單上,楊杏頭都此次榜上有名。 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黨和人民也給了楊杏頭崇高的榮譽,他先后榮獲“江蘇省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”、“溧水縣農業結構調整帶頭人”、“溧水縣十佳農產品營銷組織帶頭人”、“和鳳鎮十大創業明星”、“和鳳鎮優秀共產黨員”等榮譽。2008年初,楊杏頭還當選溧水縣政協委員。 |